私人和机构收藏

几百年来,中国人收藏艺术品和稀有物件是为了修身养性,提高社会地位,也是一种财富储存手段。统治者和富裕的家庭曾经是艺术家的赞助人。拥有艺术品和关于艺术品的知识很久以来就是修养和地位的标记。在许多时候,艺术品都是最令人羡慕的礼品,而最重要的作品往往价值连城。

传统上收藏是很私密的事情,只有特别的关系或者是朋友才会拿出来展示。在传统的精英圈子里,听完堂会和晚宴以后共同观赏艺术品是很高雅的社交活动之一。除文人圈子的私人收藏外,几百年间,非常多的艺术品都被收进了宫廷或王府,而艺术品在宫廷的大量集中收藏常常因为遭遇火灾和战乱而大量损失。私人收藏家和贵族收藏家都请人画过临本并编目,而且还会加盖印章和重新装裱,从而在他们的藏品上留下永久的物质印记。

在20世纪的困难时代,中国的私人收藏事业衰落了,很多艺术品流到海外。在日本,台湾和美国都出现了重要的私人收藏和机构收藏,在大城市文物交易很活跃,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以纽约为中心的海外拍卖市场也形成了。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收藏家,鉴赏家和商人是王己千(1907-2003)。他在1940年代去纽约之前变卖了在上海的家产,换成了绘画。后来王氏出售和捐赠了他收藏的画,从而形成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中国艺术品收藏的核心部分。

在1950-1980年间,海外开展了大规模的机构性支持中国艺术品收藏活动和教育活动。在日本,台湾和美国,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和学者都在中国古典艺术品的编目和研究上做过重要工作。美国的学者和馆长们在现代研究方面走在前面并出版了一些著作,提高了公众对这个领域的兴趣(本网站的资源部分介绍了其中的重要文献)。经过这一时期的持续努力和仔细挑选,大都会艺术馆,尼尔逊-阿特金斯艺术馆,克利夫兰艺术馆和波斯顿美术馆现在收藏了许多宋元明和清早期的最好的画作和书法作品。 

从1990年代中期起,中国的私人收藏,学术研究,博物馆的创立和市场都有了稳定的快速发展。人们最早关注的是当代和现代艺术,而现在也扩大到了中国古典艺术。

 
放大
 
放大